成功案例

双流长江大桥连接工程已竣工

作者: 365bet亚洲体育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 2025-10-30 11:34

双桥成功跨越京九铁路。通讯员 车凯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杨欣、常文旺、李爽)10月28日14时35分,经过50分钟的逆时针旋转,中铁十二局集团总重量的匝道投资的两座匝道桥分别逆时针旋转了63度和73度。成功穿越京九铁路,连接双流长江,携手黄鄂高速公路。至此,全长35公里的双流长江大桥连接工程竣工。 这是一场高难度的“空中芭蕾”。场景显示,一列火车不到3分钟就通过了武九铁路。两座转体桥距铁路安全线仅0.5米。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很高。更困难的是,因为它们位于靠近武冈城际铁路、京九铁路和黄鄂高速公路,由于地形限制,两座转体桥均为非平衡结构,即桥墩一部分长一部分短。一座重1.2万吨的混凝土桥分别高46米和61米,另一座8000墩钢箱梁桥分别高27米和61米。这是湖北长短边差异最大的平衡转体桥。 双桥正在表演“空中芭蕾”。通讯员 车凯 摄 “就像两边都失去平衡一样,而且它的旋转区域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中铁十二局项目总工程师朱涛说,尤其是匝道桥,重达8000吨。其重心距桥墩中心0.9米,一侧比另一侧轻933吨。因此,项目部利用BIM技术进行精确建模,在桥的轻侧增加了配重,并在200平方米的桥面上添加了300多块混凝土预制块。通过精确的控制和平衡、智能跟踪系统、全面的称重测试和精细的配重,“跷跷板”不会倾斜。 旋转也有技巧。记者发现,与传统的单一“盖碗”支撑点转弯方式不同,它的8个支撑脚其中一只着地,相当于一个人用一只脚租金支撑圆圈,另一只脚继续“撑水”,增强了转弯的安全性。此外,项目部对滑轨进行微米级抛光,并部署高精度应力监测设备,实时捕捉旋转过程中的细微变化,避免因负载不均匀而导致支撑腿卡死、压坏等风险。 双桥正在表演“空中芭蕾”。通讯员 车凯 摄 朱涛表示,面对“重”和“偏”的双重问题,实现精准对接的关键在于提前谋划。项目组提前进行了5度模拟测试,建立了专属力学模型,搭建了智能监测平台,实现了气象、姿态、应力数据的毫秒级传递和分析。 双桥成功跨越京九铁路。通讯员 车凯 摄 作为湖北省第40座长江大桥、武汉市第12座长江大桥,总投资159.78亿元的新港高速双流长江大桥及连接工程计划于明年上半年竣工通车。届时,武汉市新洲区至鄂州的行车时间将由1个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形成“武汉市新洲区至鄂州”的车程。阳逻国际港、鄂州花湖机场、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广东轻工业基地之间。快速进入山谷。